新闻动态

院情动态
您的位置:

浙江万里学院副校长、教授杨震峰:架起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人文交流之桥

发布时间:2023-09-27作者:浏览次数:10

 今年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开启新十年的起始之年,迈向新征程,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人文、地方等方面的合作也必将砥砺前行。

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变局的背景下,地方院校如何通过深度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架起一座连接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人文交流之桥梁,为我们日益剧变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为中国与世界的开放与连接、交流与合作注入更多的民心相通黏合剂,我校副校长、教授杨震峰在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高质量发展高端智库论坛作《架起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人文交流之桥》专题报告,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探索与思考。

一、底层逻辑和基础优势

中国崛起,与浙江万里学院国际化基因相结合,奠定了浙江万里学院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底层逻辑与基础优势。

其一,改革开放产生了推动我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强大动力,崛起中国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的重要因变量,尤其是2012年开启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以及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激发了地方院校从埋头走路到放眼世界转型发展的新机遇。

其二,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化石,以及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源自宁波2014年举办首届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展而提质升格至今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以及宁波成为首个设立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给予了宁波高校一步跨向国际化发展道路的家门口机会,成就了宁波教育国际化金字招牌。

其三,浙江万里学院是一所具有73年办学历史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于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公办高校,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新型高校,始终恪守以生为本、以师立校,面向市场国际接轨的办校理念,早在2004年就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2018年又在德国汉堡设立了浙江万里学院海外校区,成为全省高校首个独立办学的海外校区。今年我校与德国品牌应用科技大学合作设立的浙江万里学院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联合学院获得教育部批准,引进来与走出去,这一进一出,充分彰显并造就了浙江万里学院积极深度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天然的国际化基因。

二、实践探索与初步成效

立足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秉持地方院校人才资源优势,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从点滴之处起步,注重协同,初步探索形成了一条地方院校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的人文交流之路,取得了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人文交流等多领域多层次的新成效。

其一,先行起步,务实行动,积极参与服务中国尤其是宁波中东欧国家合作。学校发挥创建宁波诺丁汉大学的能动优势,抓紧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及“一带一路”倡议,率先参与到服务宁波市推动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展、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20152018等宁波战略举措中,开启了一个新领域,凝聚了一支研究队伍,初步打造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东欧国别区域研究品牌。

其二,多层次、多维度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向双向人文交流合作。2015年,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春风,在宁波率先成立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中国—中东欧国家研究院、首批“一带一路”丝路学院等平台,编纂中东欧国家投资经商等国别系列丛书,开启地方院校探索捷克小语种方向人才培养,牵头组建中东欧经贸合作智库联盟、丝绸之路商学院联盟等,举办中国—中东欧商学院峰会、高端智库论坛,还与中东欧国家十多所院校建立了人才交流和合作项目。学校逐步形成了与中东欧人文交流与合作的多维立体体系。

其三,建立国内国外校政企协融合协同的一体化合作网络格局。学校通过与大院名所合作共建中东欧领域平台项目,深度参与服务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组委会,承接国家部委任务,服务政府部门决策,建立人文社科产业研究院,培养特色班,以及探索走向海外办学实体的德国汉堡校区。学校国际化办学综合实力连续三年进入中国公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前50位。

三、时代之变与未来思考

时代之变亟待教育国际合作,增进人文交流。面对历史之变、时代之变,逆全球化、高技术化等涌动交织,国际交流与合作面临新的挑战。

一是通过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特别是教育国际合作,是实现双向交流、增进互信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高等院校国际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二是高等教育现代化亟待国际化助力。作为地方高等院校,普遍偏重学术动因,具体包括将国际维度融入研究和教学,扩展学术视野、大学建设、声誉和地位等,这些正是高校现代化内涵的组成部分,亟待通过国际化来加速学校现代化。

三是浙江万里学院推进国际化的未来思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点:一是借助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和“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谋划实施学校国际化提升工程,创新拓展国际化合作平台载体;二是通过推动国际化专业建设和国际化课程打造,创新探索丰富多样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努力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立交桥。三是借助拓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开展合作,包括国际化新型校区建设,系统提升国际化合作质量。四是加强学校国际化品牌建设与传播,提升国际化办学影响力。